繼社會面清零、人員允許離滬后,上海再傳喜訊。在近日召開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,上海市副市長宗明表示,16日起集中恢復產業鏈供應鏈,而后副市長張為表示,隨著全市各區疫情形勢的平穩,擬從本月22日起逐步恢復跨區公共交通。直到疫情形勢徹底平穩,市內公共交通將全網恢復基本運行,對外交通也將基本恢復。
多地復工復產加速度,物流業“小陽春”喜至
按照上海地區此前的部署,目前屬于復工復產的第一階段,5月底之前,企業主要采取閉環或半閉環運行,主要管理方式包括封閉生產運營、點式復工。而10天之后,上海地區的復工復產向縱深推進,持續擴大企業復工面,開放無疫情風險區域內企業與小區間的正常通行。目前,上海全市9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,已復工4400多家,其中首批666家重點企業復工率超過95%。
鏈式復工帶動并支撐了上海、長三角乃至全國相關產業的持續平穩運行。另外,全國多地已經解除了全域封控,開始逐漸復工,這也帶動了生物醫藥、化工材料、物流倉儲等產業的逐步回暖,也推動了物流行業的“小陽春”。
近日,上海港集裝箱單日吞吐量已達11萬9000標準箱,恢復至正常的九成;浦東機場貨物日吞吐量超七千噸,恢復至七成水平;經由高速公路省界道口進出上海的貨運車輛單日已達7.8萬輛,恢復至常態的三分之二。外貿情況方面,5月上半月上??诎兜倪M出口監測貨值為1886億元,環比增長17%。
與此同時,國內多個地區的運輸也再現回暖態勢。截至5月10日,全國高速公路流量共2187.73萬輛,比4月10日增長了26.39%;其中,貨車流量是721.3萬輛,比4月10日增長了25.65%。貨拉拉平臺上沈陽的貨運訂單翻了一番,長春、吉林等城市的貨拉拉訂單從零星幾單逐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六七成。哈爾濱的貨運訂單也在不斷回暖,預計在短期內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。
物流運力的上升無疑一件讓人歡喜的事情,也讓眾多企業看到了信心。但與復工復產的加速度相比,物流運輸的恢復速度遠沒有達成匹配,可以說是迎來了艱巨的考驗。
“搶運潮”悄然而至,“小高潮”下花錢也難運送
物流運輸作為經濟的血脈,也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。在疫情最嚴峻的階段,不少企業經歷了“原料運不進,產品運不出”的陣痛,卻苦于無力解決。在目前多地加快復工復產與政策支持的背景下,制造業集中開工,原料供應商訂單量迎來了突飛猛進的增長。加上此前因封控措施造成的延誤交貨,大量的產品同時出貨,導致物流運輸方面的壓力驟增。
受疫情影響,上海地區快遞尚未完全恢復,單據流轉也未恢復常態,進而影響貨物周轉周期,出現了集裝箱、貨物集中存放在碼頭的情況。隨著存放時間的累積,企業還需向船務公司繳納滯箱費,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。隨著后續逐漸解封,集運貨量有望急速升溫,積壓貨物或將涌現一波“搶艙潮”。
而由于疫情爆發后勞動力和卡車供應不足,當越來越多的企業轉運到周邊的港口時,港口擁堵的難題就出現了。近日,青島、上海在內的不少國內主要港口均出現了排隊現象,某企業表示,以前從國內運輸貨物至海外交貨時長大多為30天,如今變成了60天+,究竟這個“+”是加多少,沒人敢打包票。為了運送貨物,部分企業愿意花大價錢來“搶奪”少的可憐的物流資源,這種搶奪正在推動物流“小高潮”提前到來。
在運力緊張的“僧多粥少”時代,貨物運輸時間將會延長,運費上漲也將是水到渠成。且不僅是在國內,海外乃至全球的航運租船費用、集裝箱運價等都有可能提高,受到運價上漲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,產品的價格也有可能出現進一步上漲,通脹的預期加劇。
海關數據顯示,4月下旬以來,上??诎敦涍\量和外貿進出口總值逐步回升。最新一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(SCFI)顯示美西線運價已經止跌回升,上周遠東至美西線每FEU運價上漲12美元至7900美元,主要原因是上海陸續解封,部分貨物陸續運送到美西,帶動運價微幅上揚。
化工企業也表達了擔憂之情,客戶收到貨后才會下新訂單,眼下交貨周期拉長,出運量較去年同比下降了30%左右,給企業的運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。另外物流緩慢也導致部分原材料、配件等無法備齊,交貨更是遙遙無期。
業內人士表示,“解封潮”推動了“搶運潮”,最終共同推升了產品成本。預計5月底到6月初的企業出貨高潮和運力搶奪高峰相撞,將出現運價翻倍、現貨產品價格飆升的情況,甚至有花錢也沒辦法運送的情況。隨著上半年即將結束,三季度的傳統海運旺季也將延續這種貨緊價揚的趨勢,而化工產業供應鏈壓力也將有增無減。